IT人吐露真心話的時刻 - IT人有話不輕言,只是未到火大時
IT人吐露真心話的時刻
鍾翠玲 2007/11/23 05:00我一直有個印象,國內大部份企業內部的IT部門人員都相當內斂、不願拋頭露面,更別說公開表達意見。
採訪IT新聞那麼多年來我參加過許許多多IT廠商發表新產品找客戶來站台、或是連袂宣佈某個專案的完成(或是即將展開)的記者會。在職業訓練之下,我們記 者都知道,那站在舞台上與廠商舉杯慶賀或握手(然後原動作凍住一分鐘等相機拍照)大部份是不了解那個專案在幹嘛的總經理,好一點的是CIO。
但是如果你要知道到底這個系統用的是哪個軟體、硬體、何時上線、需要多少人月、整合什麼系統、為什麼要選這家軟體不選那家,就要去找站在台下鎂光燈外、通 常穿著平實、看來低調(其實就是很低調)的IT經理或資訊處長。在有些公司,如果媒體想採訪某個IT專案,往往得先讓總經理、副總講完公司願景後,技術部 份才由IT經理「補充」。
IT人似乎總是那麼謙卑,硬著頭皮接下上級交辦工作、「吃苦當作吃補」。這個印象大部份時刻是對的,除非把他們惹毛了。
作為企業IT新聞網站,很有趣的,雖然我們報導不少,但是IBM、Oracle、HP、Sun用戶—也就是企業級產品--的留言則數總是相對地少,更遑論那些知名度較低的軟硬體的使用者。
然而最近的一則事件讓我們看到這些沈默/沈潛的使用者紛紛都現身網上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星期一美國管理軟體大廠CA在台灣、馬來西亞閃電大裁員,台灣部份由50餘人裁到剩5、6人(一說是2人)員工。星期二CA發出新聞稿,說明所有直銷、經 銷業務都交由精誠(原精業)接手,雙方表示將開始通知客戶。星期三CA再次釐清,說CA並沒有關閉台灣分公司,只是改走經銷策略,還有,他們並未收掉在印度的防毒防駭安全R&D中心,也沒有賣給當地業者,而是雙方合作共同經營。
到事情發生第三天,許多用戶一直等不到有人去通知他們,真實情況如何、未來該由誰支援、正在進行中的專案該怎麼走等等,一切CA的動向,用戶似乎都只能從媒體上得知。氣急敗壞又無人聞問的客戶終於上網開罵了:
公司現在則是所有CA的系統全廢了,已成了垃圾。資訊部門背起執行不力的黑鍋,完全抹殺了資訊人員經常半夜被叫醒的努力,也未思考為何離職率突創新高,也就是沒有功勞,也沒苦勞。--深受其害的客戶之一大家都同意沒有100分的產品,100分的服務但是最重要的信任與誠信變成零分--困在希望與絕望之間.希望不會變成奢望的承辦人
你說你沒關門! 我說我問不到,沒人支援,問題處理不完只能放在冰箱裡面,因為少用就不會出錯!! 那跟你關門有啥兩樣! --被害慘-火大的CIO
從業務拉主管酒店談生意他們被迫概括承受到專案失敗害他揹黑鍋,從顧問收費太貴像搶錢到SI能力不足,從外國人欺負台灣人到代理商為虎作倀,從無人聞問到IT人心酸酸。新仇加上舊恨一股腦托出。
或許,IT人有話不輕言,只是未到火大時。
行銷學上有個叫「the moment of truth」的名詞,意思是,顧客開罵時往往也是表達最真心想法的時刻。今天的CA只是個案,它的例子足堪許多其他本地或外商軟體公司引以為戒;就像某位讀者所說,會留言的是還抱有期望的客戶,我們認為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讓CA或是更多賌訊廠商可以聽聽用戶的心聲,知道哪些地方有疏失,進而亡羊補牢,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。資訊廠商與IT使用者之間的良性互動,說不定就從浮出水面開始。
經過沸沸揚揚的這幾天,如果貴公司曾經使用CA產品的經驗還是不說不快,或是覺得「CA沒那麼差吧」而想為他們說句公道話,歡迎和大家分享。或者,你用的 是別家產品但碰過類似困擾,搞不好還有更慘痛的經驗(像是IT廠商不預期倒閉、ERP的財務報表連你自己也不相信),也不妨丟出來提供大家參考。